評分:4.0
389則評論
關注facebook:Facebook
春福台菜
蘆洲林記脆皮烤鴨
川留酸辣粉(原 葉子酸辣粉)
(葉)蘆洲手工小籠包
泰雲密泰緬料理
坂道拉麵
楊媽媽小食堂 (阿給&甜不辣)
福星水煎包
籚州那麼多家就屬這家味道最棒,又經濟實惠,可惜店面老舊無法吸引年輕族群
正點
1. 令人反胃、充滿豬腥味的的三層肉,乏善可陳的切仔麵 2. 髒亂的環境,搭配不注重衛生、禮儀的服務人員 不介意以上兩點,只想甲粗飽的再考慮 🙂
GRANNY來了!
湯濃厚香醇。小菜份量足。
服務員態度很nice而且都保持smile上菜速度快也好吃😋 …
送麵菜來時手都放到湯裡,每一碗都加一味
味道還好,但是髒亂必須扣分
路過必去了
銅板美食,湯頭濃郁,有回甘的感覺,沒菜單,現點現送,50年的老店。
物美價廉
老店傳統味道、好吃又便宜!
傳統好味道,湯頭不膩,且沒有味精,麵條不會軟爛,剛剛好。若不太吃油的朋友,記得提醒老闆不要加油蔥哦!
傳統在地老麵攤,麵點滷味都不錯,湯頭清甜價格平價。
湯底濃郁,幾乎是全北台灣大骨湯之最,難得的麵家
傳統的好味道
湯頭真是好喝,在地人的美食
粿仔條、三層肉好吃,湯頭讃!
老店的口味就是順 看著菜單隨口問有豬皮嗎? 店員秒回 有 太帥了 CP值也高 四樣才110 吃飽滿足
價位便宜魯肉飯超好吃,還有肝連,豬血糕湯,……太多東西要自己去品嚐。
新鮮黑白切 但點菜 人多時會有點亂 上菜時也是 說不上很好吃 或許賣的是個記憶
好吃親切料多實在
湯頭口味沒話說 , 黑白切也是 , 蘆洲道地的切仔麵 ~
從在廟埕吃到現在,連兒子都愛上了。
蘆洲切仔麵好吃生意非常好
湯頭跟麵都普通,跟添丁差不多
可以自備餐具,如果不喜歡和人共同筷子湯匙
老店老口味 讓人吃起來非常的回味
傳統口味,辣醬一流
蘆洲切仔麵大都師承周烏豬 開枝散葉後 切仔麵文化於焉誕生… 這一家也是元老級名店 口味傳承不在話下 店家和客人互動 親切自然 像老朋友一樣隨性 那種氛圍 令人深深著迷…
絕對算得上蘆洲切仔麵前三名,從小吃到大,價格實惠,豬肝只要30元,湯麵類推薦要加每桌附上的淡色醬油更好吃!但缺點是老店環境比較欠佳,如果能裝潢一下更優~
分量足,味道好,服務態度優質。
在地超過30年,黑白切價位合理,還切的很乾脆;湯頭甜而不膩~是我兒時和父親的懷念好滋味!
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蘆洲切仔麵裡的必吃第一首選!使用豬大骨熬湯,濃郁的湯頭鮮甜,不論是粉麵或板條,貢丸或豬血湯,都超級美味。 各式小菜推薦Q嫩的三層肉和豬舌頭,淋上店家自製的獨門辣椒醬,令人回味無窮。 這裡也有飯和意麵,乾的豬血糕很好吃。
價格便宜,口味不錯,降低湯頭油脂成份會更好。
環境髒亂,食物尚可。
如果想吃傳統美食來這裡就對了
小菜都不錯, 湯頭不油膩, 整體比添丁好一點
料好實在。價格公道
有古早味,口感不錯,油膩稍重,店內乾淨欠佳。
好吃,特別推薦「豬血湯」,滑嫩順口!
湯頭用豬骨熬成,喝起來有甘甜的感覺
還算可以
乾淨 好吃 便宜 傳統口味
你們以前應該是湧蓮寺大廟口切仔麵。我媽說你們以前攤位外面都吊著三層肉。( 以前蘆洲市場叫店口。)
衛生無法接受,嘴邊肉有毛,店裡有股異味,肉燥飯太油,飯太軟
素聞蘆洲在地以切仔麵知名,是代代傳承的傳統美食。一次在不經意情況下偶然閱讀到洪愛珠所寫的〈吃麵的兆頭〉,裡頭描述了作者身為蘆洲在地家族的一份子,對在地切仔麵傳承的深刻體會與感情,這篇實在寫得很好,值得一讀與參考。
我想我對蘆洲在地切仔麵的食記與評論,再如何也不會比在地人寫的〈吃麵的兆頭〉中所述更深刻更有底蘊了,所以只簡單描述一下用餐的觀察。
在未讀到〈吃麵的兆頭〉前,我只知道蘆洲切仔麵以周烏豬和添丁最有名,也最多人造訪。這次造訪的大廟口老店,以捷運來說其實是各家名店中最方便的,離捷運站最近。一抵達後發現,如預期的,老店就不需要什麼「派頭」,燈光不用特別明亮,桌椅也就一般般,反映了幾代傳承下來後些許更新的樣貌,也沒有特別營造「老店」的裝潢(如木製桌椅、匾額招牌等等),而靠近店門口的位子正坐了一位頭戴繡著某某宮廟名稱的帽子的在地人士。
這次初訪點了必點的切仔麵、黑白切(豬肝和豬肺)、燙青菜。本來想再多點兩道豬內臟,但看到店家似乎有點被嚇到只好害羞做罷 (當然更不可能如文中阿公豪氣地表示「攏切來」)。上菜後著名的切仔麵在堆了有點高度的麵條上再放了一撮油蔥,的確如「編織成橢圓山形」像「一碗霧氣氤氳的微山水」,一入口後發現麵條的口感嚼勁不錯,湯頭香氣也和北市一些切仔麵的湯頭味道有些許不同,好吃;黑白切中的豬肺則是極為軟嫩,豬肝也很新鮮。整體而言的口味算走清爽路線,吃完不會覺得有什麼負擔,很不錯。
這次慕名專程拜訪,感到還算滿意。預期之後應該會再訪,再多嚐試其他的黑白切(把「攏切來」切分成好幾次),甚或其他幾家蘆洲的切仔麵店,感受觀察蘆洲在地的食文化。
傳統的蘆洲美食 切仔麵 懷古
口味家常般美味,客人多時出菜順序很隨性,需要多等一下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顯示名稱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留言 *
新庄 菊明早餐店
晨間廚房早午餐土庫馬光店/蛋餅/早餐/麵
越南小吃雜貨店
三媽臭臭鍋
馥豪早餐吧(土庫店)
拱悅茶
吳媽大腸麵線
鑫口福(大腸包小腸 馬光廟口)
籚州那麼多家就屬這家味道最棒,又經濟實惠,可惜店面老舊無法吸引年輕族群
正點
1. 令人反胃、充滿豬腥味的的三層肉,乏善可陳的切仔麵
2. 髒亂的環境,搭配不注重衛生、禮儀的服務人員
不介意以上兩點,只想甲粗飽的再考慮 🙂
GRANNY來了!
湯濃厚香醇。小菜份量足。
服務員態度很nice而且都保持smile上菜速度快也好吃😋 …
送麵菜來時手都放到湯裡,每一碗都加一味
味道還好,但是髒亂必須扣分
路過必去了
銅板美食,湯頭濃郁,有回甘的感覺,沒菜單,現點現送,50年的老店。
物美價廉
老店傳統味道、好吃又便宜!
傳統好味道,湯頭不膩,且沒有味精,麵條不會軟爛,剛剛好。若不太吃油的朋友,記得提醒老闆不要加油蔥哦!
傳統在地老麵攤,麵點滷味都不錯,湯頭清甜價格平價。
湯底濃郁,幾乎是全北台灣大骨湯之最,難得的麵家
傳統的好味道
湯頭真是好喝,在地人的美食
粿仔條、三層肉好吃,湯頭讃!
老店的口味就是順 看著菜單隨口問有豬皮嗎? 店員秒回 有 太帥了 CP值也高 四樣才110 吃飽滿足
價位便宜魯肉飯超好吃,還有肝連,豬血糕湯,……太多東西要自己去品嚐。
新鮮黑白切 但點菜 人多時會有點亂 上菜時也是 說不上很好吃 或許賣的是個記憶
好吃親切料多實在
湯頭口味沒話說 , 黑白切也是 , 蘆洲道地的切仔麵 ~
從在廟埕吃到現在,連兒子都愛上了。
蘆洲切仔麵好吃生意非常好
湯頭跟麵都普通,跟添丁差不多
可以自備餐具,如果不喜歡和人共同筷子湯匙
老店老口味 讓人吃起來非常的回味
傳統口味,辣醬一流
蘆洲切仔麵大都師承周烏豬
開枝散葉後
切仔麵文化於焉誕生…
這一家也是元老級名店
口味傳承不在話下
店家和客人互動
親切自然
像老朋友一樣隨性
那種氛圍
令人深深著迷…
絕對算得上蘆洲切仔麵前三名,從小吃到大,價格實惠,豬肝只要30元,湯麵類推薦要加每桌附上的淡色醬油更好吃!但缺點是老店環境比較欠佳,如果能裝潢一下更優~
分量足,味道好,服務態度優質。
物美價廉
在地超過30年,黑白切價位合理,還切的很乾脆;湯頭甜而不膩~是我兒時和父親的懷念好滋味!
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蘆洲切仔麵裡的必吃第一首選!使用豬大骨熬湯,濃郁的湯頭鮮甜,不論是粉麵或板條,貢丸或豬血湯,都超級美味。
各式小菜推薦Q嫩的三層肉和豬舌頭,淋上店家自製的獨門辣椒醬,令人回味無窮。
這裡也有飯和意麵,乾的豬血糕很好吃。
價格便宜,口味不錯,降低湯頭油脂成份會更好。
環境髒亂,食物尚可。
如果想吃傳統美食來這裡就對了
小菜都不錯, 湯頭不油膩, 整體比添丁好一點
料好實在。價格公道
有古早味,口感不錯,油膩稍重,店內乾淨欠佳。
好吃,特別推薦「豬血湯」,滑嫩順口!
湯頭用豬骨熬成,喝起來有甘甜的感覺
還算可以
乾淨 好吃 便宜 傳統口味
你們以前應該是湧蓮寺大廟口切仔麵。我媽說你們以前攤位外面都吊著三層肉。( 以前蘆洲市場叫店口。)
衛生無法接受,嘴邊肉有毛,店裡有股異味,肉燥飯太油,飯太軟
素聞蘆洲在地以切仔麵知名,是代代傳承的傳統美食。一次在不經意情況下偶然閱讀到洪愛珠所寫的〈吃麵的兆頭〉,裡頭描述了作者身為蘆洲在地家族的一份子,對在地切仔麵傳承的深刻體會與感情,這篇實在寫得很好,值得一讀與參考。
我想我對蘆洲在地切仔麵的食記與評論,再如何也不會比在地人寫的〈吃麵的兆頭〉中所述更深刻更有底蘊了,所以只簡單描述一下用餐的觀察。
在未讀到〈吃麵的兆頭〉前,我只知道蘆洲切仔麵以周烏豬和添丁最有名,也最多人造訪。這次造訪的大廟口老店,以捷運來說其實是各家名店中最方便的,離捷運站最近。一抵達後發現,如預期的,老店就不需要什麼「派頭」,燈光不用特別明亮,桌椅也就一般般,反映了幾代傳承下來後些許更新的樣貌,也沒有特別營造「老店」的裝潢(如木製桌椅、匾額招牌等等),而靠近店門口的位子正坐了一位頭戴繡著某某宮廟名稱的帽子的在地人士。
這次初訪點了必點的切仔麵、黑白切(豬肝和豬肺)、燙青菜。本來想再多點兩道豬內臟,但看到店家似乎有點被嚇到只好害羞做罷 (當然更不可能如文中阿公豪氣地表示「攏切來」)。上菜後著名的切仔麵在堆了有點高度的麵條上再放了一撮油蔥,的確如「編織成橢圓山形」像「一碗霧氣氤氳的微山水」,一入口後發現麵條的口感嚼勁不錯,湯頭香氣也和北市一些切仔麵的湯頭味道有些許不同,好吃;黑白切中的豬肺則是極為軟嫩,豬肝也很新鮮。整體而言的口味算走清爽路線,吃完不會覺得有什麼負擔,很不錯。
這次慕名專程拜訪,感到還算滿意。預期之後應該會再訪,再多嚐試其他的黑白切(把「攏切來」切分成好幾次),甚或其他幾家蘆洲的切仔麵店,感受觀察蘆洲在地的食文化。
傳統的蘆洲美食 切仔麵 懷古
口味家常般美味,客人多時出菜順序很隨性,需要多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