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4.1
91則評論
關注facebook:Facebook
芳山農吧
山芙蓉咖啡藝廊
保羅啡嚐99
老屋六號咖啡
苗栗南庄漢滿樓
風筑角鋪
山行玫瑰
南庄橘子SINCE2005[咖啡|桂花釀|飲料|下午茶|手沖咖啡|甜點蛋糕|餅乾]
散佈些許藝文商店及裝置藝術,四周常見野貓活動,不畏外人。
走走
只有一家店
櫻花季節來老街逛逛,很多櫻花,假日人超多,建議開車停橋往內開會有位子
南莊早期的主要幹道
剛好延著就可逛著去老街棒棒的
平日沒什麼遊客
#LocalGuides 20191022_非假日來,人煙稀少,逛起來很舒服。
2020/01/22(三)14:30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平日,許多店家都沒營業。
沒有很明顯的聚落感跟特色,在那邊繞了一陣子還是不能確認哪邊才是十三間老街。
十三間的周圍店家不多,大多數店家還是位於南庄老街及桂花巷,然而十三間旁邊的吊橋及花卉節都非常的美麗
逛完南庒老街,走過來這裡看看, 店家比較少,比較不擁擠。
很新的老街
老街的旁邊 但毫不遜色 值得一遊
慢遊小街
發展中的老街,看到居民的努力
傍晚別有風味
這條老街的人好友善 對貓咪更友善 ? …
南莊老街的一部分地區
好可惜沒走到這裡,下次一定要來…
今天再度到南庄,將我個人喜好的飲食,景點,群體發表,這是我個人覺得不錯。推薦給大家參考!
禮拜五去逛 店家好像沒有很多 停留大約1小時
南庄公有停車場前行可至康濟吊橋正下方,樓梯上去就是啦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乾淨清幽的老街
與桂花巷相比寧靜很多,遊客少 住宅為主,店面比較少
十三間老街,早年是木材集散地,且南庄地區煤礦蘊藏量豐富,當年想要有更高的收入,改善家裡經濟,就是當礦工或伐木工,十三間老街成為伐木工及煤礦工的聚集地,也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 十三間老街,1963年受葛樂禮颱風嚴重侵襲後,整條街道都被洪水淹沒,居民遷居現今中正老街一帶,十三間老街沒落走入歷史,而後遷入十三間老街的居民不再做生意,商業活絡景象再也不復見。 十三間老街上有多間屋宅門邊掛有木造門牌,上面刻畫著該戶第一個主人所開商店的圖示,仔細端詳有理髮店、餐飲店、甜點蛋糕店、一般住家等,十分有趣。
美麗的地方,但有點旅遊觀光
人潮沒桂花巷多 確多了一份悠閒感
1.跟南庄老街相比商家較少 2.此處仍有很多不錯的景色 3.「十三間」老街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十三間」舊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居民便以此稱呼。
可以更好一點
人多 上次造訪時間 週末
看不出哪裡十三間,不過康濟吊橋以及遠山相映,景色仍然很美。吊橋走過去是南江老街。
這條商家比較少一些,蠻多一些壁畫素材可以拍照的,若要去走康濟吊橋,一定會經過這條街,來這走走晃晃看看,還是很可以的~
目前這邊比較沒這麼熱鬧,但是沿途的風景還不錯,十三間老街可以來拍拍照!有貓就給讚!
很讚的吊橋,風景也不錯?? …
雖然商場不大,滿有特色,不錯的好去處
十三間客庄老街風情
日據時代林業、礦業的繁華,十三間老街位於中山路上是通往蓬萊村的唯一通道,載運珍貴的木材與樟腦,豐富的資源帶動商業活動繁盛,老街有著百工技藝的商店,主要為住商混合的生活型態,家戶門牌上的圖樣代表著第一戶主人的商店生意,是老街上難得一見的懷舊風景。
南庄的繁華從民國40、50年代之採煤礦業曾盛極一時,鄉內的煤礦公司曾多達20餘家,礦工人數達上萬人。其後因開採成本太高,無法與進口煤競爭,陸續停業。林業方面因政府近年來採取育林政策,故著重於森林資源的保護,主要物種為杉木、油桐、桂竹等。
十三間老街的名字 地方耆老提及「十三間」老街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十三間」舊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居民便以此稱呼。
十三間老街與林礦業的命脈關係
十三間老街是以前日據時代就有的一個名稱,最繁華的時候經營著各式樣不同的生意,從賣五金的雜貨店、打理門面的理髮廳、對人生迷惘的算命攤以及抓藥補身的中藥店,整條街屋瓦相連都是低矮的老房子,住店合一的家戶經營著四〇年代的山林產業。直到1959(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及1963(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連續兩次的風災淹垮了兩岸的街道與房子,以及六〇年代後禁止山林砍伐,十三間老街這條原本南庄最繁華的老街也因此慢慢被遺忘了…..
門牌上的圖示訴說著老屋子的主人開立的第一間店,剪刀和梳子為理髮廳、提袋叉子和湯匙是雜貨店、房子為住家…,從門牌上找找看藏著小圖樣,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十三間老街 真的不止13間那麼簡單唷!~
早期十三間老街(中山路)為山林經濟開端,為通往東河村和蓬萊村唯一通道,每家戶都經營各式樣的生意,成為南庄四〇年代最繁華的一條街。
我想串起大家的情感,記錄這裡的歷史。希望大家未來對南庄的認識,不只是桂花巷和銅板美食而已。
苗栗南庄位處於淺山地帶,聚集了很多客家農村。山林經濟時生活主要靠務農為生,若想要有更高的收入就是當礦工或伐木工,成為能改善家裡經濟當礦工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因此帶動了地方經濟,設有電影院、大飯店、茶店、照相館、理髮廳等娛樂性的場所。所以老一輩的人對於礦工及伐木工的記憶深刻,以及後來礦工產生的後遺症(矽肺病),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伴著月色,走過長長的時光隧道,彷彿回到過去林礦業的繁華,同樣的一條街道,不同的景色,歷史還在,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回憶中,變成故事穿越時空,感受十三間老街深度在地生活的美好。
歷史記載以前,南庄地區為原住民賽夏族、泰雅族的生活範圍。南庄鄉以鄉治所在地,也是全鄉最大聚落的南庄而命名。 南庄聚落古名南莊,係因位於較早開發的田尾莊(今田美村)之南而得名,日治時期始改名南庄,光復後改為南庄鄉。鄉內族群:客家人、福建人、賽夏族、泰雅族
順著走~康濟吊橋
一起走過天災後,化身最美的觀光吊橋 民國42年(1953)12月興建,跨東河溪長約58公尺寛4公尺,轄內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因繫交通經濟命脈,取名「康濟橋」。串聯南江橋接東河(苗21)、蓬萊(縣124)及南江地區重要道路,本鄉地形飽受與水之苦,以民國48年(1959)艾倫颱風俗稱八七水災,及民國52年(1963)葛樂禮颱風影響最鉅,造成康濟及南江橋相繼毀損,民國64年(1975)遷建南庄大橋取代通行。
民國98年12月興建康濟吊橋,總長154公尺、寛1.5公尺,工程造價新台幣2,700萬元整,兼具交通、排洪、造景及LED夜間照明之景觀吊橋,延伸中山路(十三間老街)及南江老街商圈旅遊動線,增加旅遊氛圍。
南庄知名老街,假日休閒好去處,康濟吊橋是打卡熱門地點,可沿線走往桂花巷空氣還不錯,不會油煙彌漫 ,來這走走蠻不錯。
苗栗南庄十三間老街 老街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 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 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
十三間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 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 因此以此命名 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 居民便以此稱呼
Ps : 在南庄老街在桂花巷附近 可以安排輕鬆一日遊漫遊此地 路過三灣老街 因疫情關係目前尚未開放營業 老街冷冷清清
遊客必至的打卡景點,雖然看不出哪裡十三間,而且枯水期也沒有河水相映,但是透過盛開的繡球花看康濟吊橋以及遠山,景色仍然很美。
很好走
位在康濟吊橋附近的老街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好好?玩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我很好奇,南庄已經有「桂花巷老街」了,怎麼最近又多了一個「十三間老街」呢? . 後來從網路上得知,十三間老街名字的由來。根據本地地方耆老提及「十三間」老街,早在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而「十三間」舊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居民便以此稱呼。 . 從資料得知,這裡曾經是煤礦盛產的地方,也是曾經繁華過的。因此店鋪聚集。如今繁華已過,又經歷衰退時間,如今伴隨觀光業再度躍上旅遊景點,被世人所知曉。 . 如今新開的店鋪肯定和當初的「十三間」不同了。都是迎合觀光客所需的商店。有文青店,有民宿,也有餐飲店。因為非假日之故,很多店鋪都沒有開門做生計,街道顯得冷清,但也顯得清幽,散步其中怡然自得。看著一些頗為特別的街頭擺設,很有趣味。 . 下次也可以來此走走,逛逛。
沒有太多介紹這十三間的故事,而且也看不到原本房子的照片或是保存的樣子。完全沒有老街的fu
儘管有說法「十三間」老街早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但看起來主街所遺留木造雙層屋,較像鬧區,而此處在不久前還是偏僻的小巷弄,以住家為主。在刻意營造下,日漸繁榮,進駐的商家日益增多,也越來越有看頭,雖然仍未能與桂花巷比,但卻可避開人潮。 上次造訪時間 平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不錯
平日沒有太多商店營業的老街,比較接近一般的住宅社區,氣氛相對悠閒 上次造訪時間 平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很熱鬧的老街,人潮眾多。
只有幾家商店,到內灣老街可以拐過來看看,還可以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短短的一條街,整理得相當漂亮,可以拍出美美的照片,進駐多家文青小店,熱鬧程度不如老街,縱使假日還有多家店沒開,這裡算是新興區,還沒熱起來. 上次造訪時間 週末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顯示名稱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留言 *
新庄 菊明早餐店
晨間廚房早午餐土庫馬光店/蛋餅/早餐/麵
越南小吃雜貨店
三媽臭臭鍋
馥豪早餐吧(土庫店)
拱悅茶
吳媽大腸麵線
鑫口福(大腸包小腸 馬光廟口)
散佈些許藝文商店及裝置藝術,四周常見野貓活動,不畏外人。
走走
只有一家店
櫻花季節來老街逛逛,很多櫻花,假日人超多,建議開車停橋往內開會有位子
南莊早期的主要幹道
剛好延著就可逛著去老街棒棒的
平日沒什麼遊客
#LocalGuides
20191022_非假日來,人煙稀少,逛起來很舒服。
2020/01/22(三)14:30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平日,許多店家都沒營業。
沒有很明顯的聚落感跟特色,在那邊繞了一陣子還是不能確認哪邊才是十三間老街。
十三間的周圍店家不多,大多數店家還是位於南庄老街及桂花巷,然而十三間旁邊的吊橋及花卉節都非常的美麗
逛完南庒老街,走過來這裡看看,
店家比較少,比較不擁擠。
很新的老街
老街的旁邊 但毫不遜色 值得一遊
慢遊小街
發展中的老街,看到居民的努力
傍晚別有風味
這條老街的人好友善
對貓咪更友善 ? …
南莊老街的一部分地區
好可惜沒走到這裡,下次一定要來…
今天再度到南庄,將我個人喜好的飲食,景點,群體發表,這是我個人覺得不錯。推薦給大家參考!
禮拜五去逛
店家好像沒有很多
停留大約1小時
南庄公有停車場前行可至康濟吊橋正下方,樓梯上去就是啦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乾淨清幽的老街
與桂花巷相比寧靜很多,遊客少
住宅為主,店面比較少
十三間老街,早年是木材集散地,且南庄地區煤礦蘊藏量豐富,當年想要有更高的收入,改善家裡經濟,就是當礦工或伐木工,十三間老街成為伐木工及煤礦工的聚集地,也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
十三間老街,1963年受葛樂禮颱風嚴重侵襲後,整條街道都被洪水淹沒,居民遷居現今中正老街一帶,十三間老街沒落走入歷史,而後遷入十三間老街的居民不再做生意,商業活絡景象再也不復見。
十三間老街上有多間屋宅門邊掛有木造門牌,上面刻畫著該戶第一個主人所開商店的圖示,仔細端詳有理髮店、餐飲店、甜點蛋糕店、一般住家等,十分有趣。
美麗的地方,但有點旅遊觀光
人潮沒桂花巷多 確多了一份悠閒感
1.跟南庄老街相比商家較少
2.此處仍有很多不錯的景色
3.「十三間」老街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十三間」舊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居民便以此稱呼。
可以更好一點
人多
上次造訪時間
週末
看不出哪裡十三間,不過康濟吊橋以及遠山相映,景色仍然很美。吊橋走過去是南江老街。
這條商家比較少一些,蠻多一些壁畫素材可以拍照的,若要去走康濟吊橋,一定會經過這條街,來這走走晃晃看看,還是很可以的~
目前這邊比較沒這麼熱鬧,但是沿途的風景還不錯,十三間老街可以來拍拍照!有貓就給讚!
很讚的吊橋,風景也不錯?? …
雖然商場不大,滿有特色,不錯的好去處
十三間客庄老街風情
日據時代林業、礦業的繁華,十三間老街位於中山路上是通往蓬萊村的唯一通道,載運珍貴的木材與樟腦,豐富的資源帶動商業活動繁盛,老街有著百工技藝的商店,主要為住商混合的生活型態,家戶門牌上的圖樣代表著第一戶主人的商店生意,是老街上難得一見的懷舊風景。
南庄的繁華從民國40、50年代之採煤礦業曾盛極一時,鄉內的煤礦公司曾多達20餘家,礦工人數達上萬人。其後因開採成本太高,無法與進口煤競爭,陸續停業。林業方面因政府近年來採取育林政策,故著重於森林資源的保護,主要物種為杉木、油桐、桂竹等。
十三間老街的名字
地方耆老提及「十三間」老街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十三間」舊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居民便以此稱呼。
十三間老街與林礦業的命脈關係
十三間老街是以前日據時代就有的一個名稱,最繁華的時候經營著各式樣不同的生意,從賣五金的雜貨店、打理門面的理髮廳、對人生迷惘的算命攤以及抓藥補身的中藥店,整條街屋瓦相連都是低矮的老房子,住店合一的家戶經營著四〇年代的山林產業。直到1959(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及1963(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連續兩次的風災淹垮了兩岸的街道與房子,以及六〇年代後禁止山林砍伐,十三間老街這條原本南庄最繁華的老街也因此慢慢被遺忘了…..
門牌上的圖示訴說著老屋子的主人開立的第一間店,剪刀和梳子為理髮廳、提袋叉子和湯匙是雜貨店、房子為住家…,從門牌上找找看藏著小圖樣,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十三間老街 真的不止13間那麼簡單唷!~
早期十三間老街(中山路)為山林經濟開端,為通往東河村和蓬萊村唯一通道,每家戶都經營各式樣的生意,成為南庄四〇年代最繁華的一條街。
我想串起大家的情感,記錄這裡的歷史。希望大家未來對南庄的認識,不只是桂花巷和銅板美食而已。
苗栗南庄位處於淺山地帶,聚集了很多客家農村。山林經濟時生活主要靠務農為生,若想要有更高的收入就是當礦工或伐木工,成為能改善家裡經濟當礦工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因此帶動了地方經濟,設有電影院、大飯店、茶店、照相館、理髮廳等娛樂性的場所。所以老一輩的人對於礦工及伐木工的記憶深刻,以及後來礦工產生的後遺症(矽肺病),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伴著月色,走過長長的時光隧道,彷彿回到過去林礦業的繁華,同樣的一條街道,不同的景色,歷史還在,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回憶中,變成故事穿越時空,感受十三間老街深度在地生活的美好。
歷史記載以前,南庄地區為原住民賽夏族、泰雅族的生活範圍。南庄鄉以鄉治所在地,也是全鄉最大聚落的南庄而命名。
南庄聚落古名南莊,係因位於較早開發的田尾莊(今田美村)之南而得名,日治時期始改名南庄,光復後改為南庄鄉。鄉內族群:客家人、福建人、賽夏族、泰雅族
順著走~康濟吊橋
一起走過天災後,化身最美的觀光吊橋
民國42年(1953)12月興建,跨東河溪長約58公尺寛4公尺,轄內第一座鋼筋水泥橋,因繫交通經濟命脈,取名「康濟橋」。串聯南江橋接東河(苗21)、蓬萊(縣124)及南江地區重要道路,本鄉地形飽受與水之苦,以民國48年(1959)艾倫颱風俗稱八七水災,及民國52年(1963)葛樂禮颱風影響最鉅,造成康濟及南江橋相繼毀損,民國64年(1975)遷建南庄大橋取代通行。
民國98年12月興建康濟吊橋,總長154公尺、寛1.5公尺,工程造價新台幣2,700萬元整,兼具交通、排洪、造景及LED夜間照明之景觀吊橋,延伸中山路(十三間老街)及南江老街商圈旅遊動線,增加旅遊氛圍。
南庄知名老街,假日休閒好去處,康濟吊橋是打卡熱門地點,可沿線走往桂花巷空氣還不錯,不會油煙彌漫 ,來這走走蠻不錯。
苗栗南庄十三間老街
老街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
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
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
十三間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
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
因此以此命名
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
居民便以此稱呼
Ps : 在南庄老街在桂花巷附近
可以安排輕鬆一日遊漫遊此地
路過三灣老街 因疫情關係目前尚未開放營業 老街冷冷清清
遊客必至的打卡景點,雖然看不出哪裡十三間,而且枯水期也沒有河水相映,但是透過盛開的繡球花看康濟吊橋以及遠山,景色仍然很美。
很好走
位在康濟吊橋附近的老街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好好?玩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我很好奇,南庄已經有「桂花巷老街」了,怎麼最近又多了一個「十三間老街」呢?
.
後來從網路上得知,十三間老街名字的由來。根據本地地方耆老提及「十三間」老街,早在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而「十三間」舊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早年有一名老翁閒來無事經過,數一數有十三間店家,因此以此命名;其二是老街剛好有十三間房屋相連,居民便以此稱呼。
.
從資料得知,這裡曾經是煤礦盛產的地方,也是曾經繁華過的。因此店鋪聚集。如今繁華已過,又經歷衰退時間,如今伴隨觀光業再度躍上旅遊景點,被世人所知曉。
.
如今新開的店鋪肯定和當初的「十三間」不同了。都是迎合觀光客所需的商店。有文青店,有民宿,也有餐飲店。因為非假日之故,很多店鋪都沒有開門做生計,街道顯得冷清,但也顯得清幽,散步其中怡然自得。看著一些頗為特別的街頭擺設,很有趣味。
.
下次也可以來此走走,逛逛。
沒有太多介紹這十三間的故事,而且也看不到原本房子的照片或是保存的樣子。完全沒有老街的fu
儘管有說法「十三間」老街早於1959年康濟吊橋建置前就已存在,曾是南庄地區最熱鬧的街道,有木材行、打鐵店、相命館等店家,但看起來主街所遺留木造雙層屋,較像鬧區,而此處在不久前還是偏僻的小巷弄,以住家為主。在刻意營造下,日漸繁榮,進駐的商家日益增多,也越來越有看頭,雖然仍未能與桂花巷比,但卻可避開人潮。
上次造訪時間
平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不錯
平日沒有太多商店營業的老街,比較接近一般的住宅社區,氣氛相對悠閒
上次造訪時間
平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很熱鬧的老街,人潮眾多。
只有幾家商店,到內灣老街可以拐過來看看,還可以
上次造訪時間
國定假日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
短短的一條街,整理得相當漂亮,可以拍出美美的照片,進駐多家文青小店,熱鬧程度不如老街,縱使假日還有多家店沒開,這裡算是新興區,還沒熱起來.
上次造訪時間
週末
等待時間
不需等候
建議預訂
否